在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關鍵時期,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大連譽洋工業智能有限公司的自主創新成果迎來重要時刻。近日,中央有關領導在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下,專程考察了國內某大型能源裝備集團葉片分廠,重點觀摩了譽洋工業智能提供的汽輪機葉片全自動化磨削產線。
考察組在譽洋打造的汽輪機葉片全自動化磨削產線前駐足觀看近5分鐘完整加工流程。現場有關領導詳細介紹了產線的核心工藝與智能化特性,特別強調了系統100%國產化率與智能控制優勢。領導同志對產線展現的自主創新實力給予肯定,并多次詢問關鍵技術細節。
破解行業痛點:高柔性產線賦能千種葉片加工
面對高溫合金葉片小批量多品種(超1000種)且持續新增的挑戰,譽洋依托自主研發的KINFMS柔性生產管理系統,構建了高度柔性化、可擴展的智能產線。通過模塊化設計,產線可快速適配新工藝參數與加工路徑,實現“一種設備應對千種產品”的突破,解決了傳統產線改造成本高、周期長的難題。
三大核心環節:技術硬實力鑄就品質標桿
智能上料:3D視覺+數據互聯,精度與效率雙提升 譽洋采用KINEYE3D機器視覺系統,360°無死角掃描葉片輪廓,0.3秒內完成三維建模與精準定位,同步掃碼綁定產品信息并傳輸至機床。該技術精度達μ級,結合AI自主學習能力,可動態優化識別算法,適應不斷新增的葉片類型。
高效切割:硬核硬件+粉塵治理,保障穩定生產 針對高溫合金超高硬度特性,產線配備47kW大功率電主軸(歐洲合作技術)與進口金剛石刀具,結合大流量冷卻液噴射系統,顯著延長刀具壽命并抑制金屬粉塵。同時,自動排屑系統實時清理廢料,確保環境安全與設備長效運行。
精密銑削:雙機協同+智能監控,突破產能瓶頸 通過雙銑削專機并行作業與刀具斷損自動檢測系統,產線實現節拍最優化。系統實時監控刀具磨損數據,觸發異常時自動更換備刀,將停機時間壓縮至秒級。此外,離線編程技術支持新程序預載入,設備無需停機即可切換加工任務,生產效率提升30%以上。
作為國內首臺雙機器人打磨單元締造者,譽洋已掌握170余項自主知識產權,其技術成果:
? 突破柔性制造國際壟斷,實現核心算法100%自研
? 建立全球服務網絡,推動高端裝備出口30余國
? 模塊化設計支持產線快速擴展,客戶改造成本降低60%
考察組特別寄語:“要持續強化智能裝備自主創新,把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”當前譽洋正深化“智能視覺+柔性控制”雙引擎戰略,其輪機葉片智能產線已在航空航天、能源裝備領域建成十余個標桿項目,為新型工業化建設注入強勁動能。